小麦条绣病发生条件有哪些,防治方法有哪些

作者:李宗全 2020-08-13 14:05:31

小麦条绣病发生条件有哪些,防治方法有哪些

小麦在菌源基数较大、大面积种植相同的抗源品种、温度在0-32℃时、降雨量大、耕作制度不合理、栽培管理不合理等容易发生条绣病。根据发生病害不同情况,调整防治方法。病害发生后,将10%已唑醇悬浮剂兑水后喷雾作物,每亩用药20g,每隔7-10天喷雾一次;病害发生前,降低药剂浓度,每隔10-14天一次。

一、小麦条绣病发生条件有哪些

1、菌源基数:小麦初期发病时,与越夏和越冬积累的菌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越冬菌源较多 ,距离越夏菌源较近,冬小麦的播种时间早,所以秋苗的发病严重,翌年发病率会升高。

2、品种抗性:由于不同的品种,它的抗性不同。选择大面积种植同一种抗源品种时,可能因为病菌的变异,导致丧失抗病性。

3、温度:在0-32℃温度下,容易产生病害,在温度超过36℃时,病菌会在2天后消失;越冬期如果温度较高,病菌容易越冬;返青拔节期因为是高温多雨的季节,环境适合病菌的生长繁殖,所以容易流行条绣病。

4、降雨:在早春季节,如降雨较多,病害容易发生在叶片中,不及时控制会导致大流行;在中后期干旱时,因为温度升高,不利于病菌生长,所以病情较轻;在4月底-5月中旬,由于此时降雨丰富,所以病害发生较普遍。

5、耕作制度:由于作物的种植密度、布局,以及作物的成熟期管理等工作不合理,也会容易造成大面积发生病害;连作不合理,会造成种植地积累大量的病菌后,作物抗病性差时,就会导致发生条绣病。

6、栽培管理:不合理的进行浇水、施肥、中耕除草等工作,以及没有做好预防病害等措施,这些都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;在南方地区,如排水不良、较潮湿的地块容易发生病害;在冬麦区播种时间过早、施未充分腐熟的粪肥、通风透光差等是诱发病害的重要条件。

二、防治方法有哪些

1、按照发生一点防治一片,发生一片防治全田的原则预防小麦条绣病。

2、使用430g/L的戊唑醇悬浮剂,每亩用药量约20g,将其兑水40-50kg后,对作物进行喷雾。

3、使用10%已唑醇悬浮剂,按照每亩用药量约20g进行兑水后喷雾作物。

4、预防病害时,应该选择低浓度药剂,每隔10-14天喷雾一次即可;在病害已经发生进行治疗时,选择高浓度药剂,每隔7-10天喷雾一次,然后根据病情合理调整用药次数;在进行多次防治时,为了避免出现抗药性,需要轮换用药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(或网友转载),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